日前,《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发布,洛阳医生解读提醒——
5类人需要特别重视流感相关症状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我国目前上市的对流感病毒敏感的药物,包括奥司他韦、帕拉米韦、扎那米韦、玛巴洛沙韦、法维拉韦、阿比多尔等。本报记者特邀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原铁路医院)相关专家,结合临床实际对《方案》进行解读。
门诊:流感患者每天都有 轻症居多
“从春节假期前到复工后,几乎每天都有流感患者前来就诊,但这两天来看流感的人没有春节假期多。”2月6日,正在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坐诊的副主任医师赵静这样告诉记者。
赵静表示,春节假期前来就诊的流感患者中,不乏在外地工作返洛过年、来洛旅游过年的人。“基本是轻症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不多,通常口服药物即可治愈。”赵静说,尤其是2月3日,知名女星大S因流感引发肺炎而离世的消息公开后,当天下午就有多名年轻患者到该院排查流感,其中一名女性患者表示:“没想到流感这么可怕,我一定要来医院看看才放心。”
赵静结合近期门诊情况,提醒广大市民,流感症状不仅是高热、全身肌肉酸痛,有些不典型的症状可能也与流感有关。比如有些患者持续低烧,体温在37.4℃上下,血象略有异常或无异常,“持续发热3天就应排查是否感染流感病毒”;流感可能带来胃肠道症状,比如腹泻、呕吐等,“这类患者确诊流感后,建议服用玛巴洛沙韦而不是奥司他韦,因为后者可能加重胃肠道不适”;与流感患者亲密接触,但自己不发热,仅有咳嗽、嗓子疼等症状,也应尽快排查流感。
提醒:这5类人需要特别重视流感相关症状
“虽说流感重症患者不多,但不是没有。”该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李雅昆表示。
春节假期前,该科接收两名流感重症患者,一名75岁的男性患者因流感引发心梗,一名64岁的男性患者因流感引发神经系统损伤,并发脑病,出现意识障碍。“很多人知道流感患者容易并发肺炎,但其他并发症也不容忽视,这两名患者的并发症在《方案》中都有提到。”李雅昆说,流感的并发症还包括脑炎、心肌炎、心衰、肌炎、横纹肌溶解、急性肾损伤等,其中,并发心肌炎容易出现在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年轻流感患者中。
“流感重症进展非常快,往往三五天就会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局面,《方案》中提到感染流感病毒后容易发展为重型/危重型病例的5类人,需要特别重视流感相关症状。”李雅昆说,这5类人分别为:年龄<5岁的儿童,尤其是年龄<2岁的儿童;年龄≥65岁的老年人;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等疾病或状况的人;肥胖者,尤其是BMI>30的;妊娠及围产期妇女。
建议:口服一种药物即可 普通人不必特意服药预防
《方案》中明确,我国目前上市的对流感病毒敏感的药物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RNA聚合酶抑制剂和血凝素抑制剂三种,包括奥司他韦、帕拉米韦、扎那米韦、玛巴洛沙韦、法维拉韦、阿比多尔等。这些药物该怎么使用呢?
李雅昆表示,这些药物有些是静脉滴注的,有些是吸入喷雾剂,常用的还是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两种。“虽然这两种药的作用机制不同,但试验显示合用没有增强效果,因此不提倡一起吃,口服一种即可。”她说。
针对口服奥司他韦预防流感的说法,赵静说:“与流感患者亲密接触的可以吃奥司他韦来预防,一次一粒、一天一次、连吃十天,没有接触史的普通人不必特意服药预防。”
最后,两名专家均表示,不忽视流感是对的,但也没必要过度恐慌,出现相关症状后尽快就医,确诊后尽早接受规范治疗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