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常发生在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下。当血糖过高且酮体堆积时,会引起代谢紊乱,严重时可导致昏迷,危及生命。
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胰岛素极度缺乏,导致血糖无法进入细胞被利用,身体转而分解脂肪产生能量。脂肪分解产生的酮体在血液中堆积,超过机体的代谢能力,就会引起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常见诱因包括:
感染(如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
胰岛素治疗中断或剂量不足。
饮食失控,如大量摄入高糖食物。
精神压力、创伤、手术等应激状态。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典型症状
1. 早期症状:乏力、口渴、多饮、多尿加重。
2. 中期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呼吸深快、呼气有烂苹果味。
3. 晚期症状:严重脱水、皮肤干燥、眼球下陷、血压下降、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为什么会发生昏迷?
1. 神经传导异常:血液酸性过高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导致昏迷。
2. 严重脱水:高血糖引起大量水分丢失,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影响脑部功能。
3. 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会使钾、钠等电解质失衡,进一步影响神经和肌肉功能。
4. 脑水肿:在治疗过程中,快速纠正酸中毒可能引起脑水肿,加重昏迷。
如何预防和应对?
1. 定期监测血糖: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
2. 合理使用胰岛素:避免随意中断或调整胰岛素剂量。
3. 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高糖饮食,保持规律作息。
4.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呼吸深快、呼气有烂苹果味,应立即就医。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但如果能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恢复健康。糖友们一定要重视血糖管理,避免诱发因素,保护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