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肝护肝,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近日,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原铁路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姚路静这样说。
61岁的他 突然被确诊患有肝癌
让姚路静印象深刻的,是前两天刚确诊患有肝癌的陆先生。
陆先生今年61岁,刚退休,“正是开始人生第二阶段大好生活的时候”。他平时就喜欢喝酒,退休后,喝酒更是成了他的主要生活。
前不久,陆先生的爱人感觉他有些不对劲儿。“我觉得他脸色不好,让他来医院看看,但他说自己身体好得很,劝了好几天他才来。”坐在姚路静的诊室里,陆先生的爱人说。
还没开检查单,姚路静先为陆先生查体。“脸色晦暗,我看了看他的手掌,典型的‘肝掌’,大小鱼际部位红得异常。”姚路静说,当时就感觉不太好,建议陆先生先做肝胆彩超。
陆先生做完检查还没回到诊室,姚路静就收到了影像科医生的来电。“不是简单的肝脏疾病,他的肝脏上有个直径约3厘米的东西,看着不太好。”她说,目前陆先生已被确诊患有肝癌,接受了介入治疗。
27岁的他,患上肝硬化
好多人都觉得,肝脏疾病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发展到肝硬化、肝癌,其实不然。27岁的小李从得知转氨酶高到患上肝硬化,才两年。
小李又高又胖,“看上去是个结结实实的小伙子”。坐在姚路静的诊室里,拿到肝硬化的诊断结果,他开始回忆。两年前,小李参加单位体检,结果提示他转氨酶高。“我看很多男同事都有这项异常,大家基本都没管。”他说,因为年轻,而且不喝酒,他就没想过自己能跟肝硬化扯上关系。
这次就诊时检查发现,小李的转氨酶超过正常值4倍以上,彩超结果提示他有重度脂肪肝,而且脾脏变大。“我估摸着他有肝纤维化的可能,就建议他做肝脏弹性检测,没想到,已经达到了肝硬化的诊断标准。”姚路静说。
目前,小李正在接受保肝、抗纤维化的治疗,同时,姚路静要求他积极减重。
面对“沉默的肝脏” 请您注意以下方面
“肝脏是个‘沉默器官’,许多人已经出现了严重肝脏疾病,但本身感觉没有明显异常,这就是肝脏疾病容易被忽视的原因。”姚路静说,重视肝脏发出的信号,积极接受中西医规范干预,是爱肝护肝的要点。
如果只是单纯性脂肪肝,比如只有影像检查结果报了异常,但肝功能没有异常,那么可以先不用药物,只积极减重;如果得了脂肪性肝炎,比如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胆碱酯酶的数值年年不正常,就要在积极减重的同时,遵医嘱使用药物。
“哪怕已经出现了肝纤维化、肝硬化,只要积极干预、规范治疗,都是有逆转可能的,一定不能放弃。”姚路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