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秋冬萧瑟之时,又到了柿子上市的时节。那甜蜜软糯的口感,让很多人爱不释“口”。然而,有些人用药后吃了柿子会感觉胃不舒服,柿子和药品能不能一起食用呢?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柿子与药品”的两三事,帮您吃得明白,用药安心。
       柿子皮薄肉鲜,营养丰富,主要含有蛋白质、糖、维生素A和C等。柿子之所以会与药品“犯冲”,主要源于柿子中的鞣酸和果胶。当我们食用柿子后,在胃酸的作用下,鞣酸会与柿子中的果胶、纤维素以及胃内的食物残渣等物质相互胶合,就可能形成“胃柿石”。导致胃胀、胃痛,甚至更严重的消化道问题。而当这些特性遇到我们服下的药品时,化学反应就开始了。 在生活中,这几类药品,尤其要“躲着”柿子吃。
1、铁剂。常见药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和琥珀酸亚铁等,常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鞣酸会与铁离子发生反应,生成不溶性的沉淀物,不仅影响铁的吸收,降低药效,还可能刺激胃肠道。
2、钙类。柿子中的鞣酸会与碳酸钙、葡萄糖酸钙和乳酸钙颗粒等结合,不仅影响钙的吸收,甚至在体内形成结石。
3、益生菌。生活中常使用的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不建议和柿子一起食用,因为柿子中的鞣酸会抑制、吸附或杀灭活菌,不应合用。
4、酶类。柿子中的鞣酸会使酶类药物,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乳酶生等失活,从而降低或完全抵消药效,达不到助消化的目的。
5、某些抗生素(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常见药四环素、多西环素和阿奇霉素等。与柿子同服存在潜在的相互作用,柿子中的鞣酸会与这些抗生素结合,形成不溶性复合物。影响其在胃肠道的吸收,从而使血药浓度下降,抗菌效果大打折扣。
       当然,我们并非要“谈柿色变”,学会科学食用,就能享受美味。
       不吃生柿:一定要选择完全成熟、脱涩的甜柿子。鞣酸含量极低,口感更好,也更安全。
       不吃柿子皮:柿子皮中的鞣酸含量远高于果肉。空腹不吃:空腹时胃酸浓度高,与鞣酸、果胶相遇形成胃石的风险更高。
       适量不过量:一天吃1-2个中等大小的柿子即可,不要贪多。
       “错峰”吃药:最简单安全的原则就是:吃药和吃柿子间隔2-3小时以上,给肠胃足够的时间来处理它们。
       用药无小事。在您享受美味柿子的同时,别忘了看一眼药品说明书,或咨询您的医生和药师。我们医院的全体药师,永远是您安全用药的守护者。祝您和家人度过一个健康、甜蜜的秋天!